一载法援梦 一生滇北情 ——惠州律师李天湖在云南威信的援边故事

2019-06-21 09:55:16

\
李天湖(左)与阿军(右)在探讨案情。
\

李天湖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这是志愿服务期满前,他到斑鸠村看望贫困户晋齐孝老人。
\

为了便于工作,李天湖将私家越野车开到云南威信。


从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慰问采访回来后,李天湖给记者发过3次信息。第一次是在5月20日,他发来一个截图,图片显示威信当日的天气是阴转小雨,12~14℃,配文是“你们一走,天就冷了”。第二次是6月5日,他告诉记者,在“云南首届法援好人评选”中,他的票数已经连续十多天独居榜首,希望我们继续鼓励和支持他。李天湖说,这种小范围的“拉票”,绝不是为了沽名钓誉,而是贵在参与、重在仪式,因为他代表广东、代表惠州。第三次是6月10日,他写道:“为期一年的公益法援即将结束,今天驱车600公里来到昆明参加培训总结。一路看着这彩云之南的山山水水,心中实有万般难舍。”

的确,就像李天湖说的那样,已从事法律工作近30年,家国情怀和仪式感对他来说非常重要。他认为,援边情怀已在他内心埋藏多年,而进行公益法律援助服务,既能发挥自身所长,还能一了情怀,充满仪式感,所以他不愿错过,乐在其中。记者了解到,自去年7月以来,李天湖扎根威信县进行法律援助、参与扶贫,期间共接受群众法律咨询上千次,受理法律援助诉讼案件62件,成功结案45件。

早有准备

不畏艰难用法律知识帮助有需要的人

去年7月至今年5月,在威信共参与普法宣传活动16次,担任法治讲座主讲3次,受理法律援助诉讼案件62件,成功结案45件;在接待的上千名群众中,成功为193人化解矛盾纠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677639元

威信县隶属云南昭通市,是一座地处乌蒙山脉、云贵高原深处的小山城,由于“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气候潮湿且变化无常,炎热夏季气温突然降至十几二十摄氏度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去年7月初,李天湖受司法部和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派遣,首次来到威信就被当地的气候所“吸引”,“当时正值暑期,很多地方都是30℃以上高温,没想到威信才20℃左右,而且这里还不是海拔3000米以上那种缺氧的高原地带,既能避暑又能圆法援梦,想想还真是件美事。”

7月天里20℃左右,这种气候的确怡人,不过要说法援是件美事,那可就是自我安慰了。威信县司法局副局长马刚告诉记者,威信县地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区,长期都是国家级贫困县(直到今年4月30日才退出贫困县序列),当地民众法治观念相对淡薄,“不信法,只信访,一有事情,首先想到的就是上访。”据马刚介绍,在整个威信县,注册的执业律师只有9人,在威信开展业务活动的只有3到5个律师,遇到被告较多的案件,律师根本不够;而在乡镇和村一级,法律顾问更是空白。

李天湖告诉记者,上班的第一天上午,他就接待了7个人,平均每人至少30分钟,虽然不是常态,但这种工作量还是让他有点吃惊。“不过根据我的了解,他们大多不是主动找来的,而是有关部门劝过来的。在交谈后我感觉到,当地民众不仅法治观念淡薄,法律知识也不是很懂,要做好法援工作,仅在受理案件和普法宣传这两方面就有很多工作要做,可谓任重道远。”

不过,李天湖早有心理准备,“如果当地法治环境好,不缺律师,就不需要法援律师了。”他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法律知识,给需要的人提供保护和帮助。2018年5月,威信县发生一起因司机驾驶不当导致的校车翻车事故,造成2死10伤的严重后果。远在江苏务工的阿军本有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女儿,不幸的是,他的小女儿却成为遇难者中的其中一名。失去爱女后,阿军一家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中,他们整天悲伤自责、仇恨司机,却不懂得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权益。

阿军收到检察院发来的《受害人权利义务告知书》后,专门找到李天湖进行法律咨询。李天湖在研判案情后发现,此案可由阿军向司机提出民事附带刑事诉讼。为此,他为阿军计算出赔偿金额,同时重新梳理案件线索、证据清单和起诉书,向法院提起诉讼。2018年12月,该案正式开庭,经李天湖据理力争,阿军的绝大多数诉求都获得支持。对此,阿军含着眼泪告诉记者,在爱女离世后,他们一家一度无比痛苦绝望,这半年来是李天湖律师从人情、法理、心理等方面不断开导鼓励才让他们重新拾起生活的勇气,也终于慢慢地把心中对肇事司机的仇恨转化为对国家法律的信赖。

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7月至今年5月,李天湖在威信共参与普法宣传活动16次,担任法治讲座主讲3次,受理法律援助诉讼案件62件,成功结案45件;在接待的上千名群众中,成功为193人化解矛盾纠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677639元。

无私奉献

开私家车跑遍乡镇,自掏腰包慰问贫困户

一个人辗转1500公里,行经广东、广西、贵州、云南,从惠州开私家越野车到威信,到威信不到两个月就驾车走遍所有乡镇和近20%的农村;经常抽出周末、节假日休息时间,驱车到斑鸠村慰问,并很快与村民打成一片

“除了法治环境不好,威信县不便的交通也给李天湖的法援工作带来很多困难。”据马刚介绍,威信位于乌蒙山脉深处,地形复杂多变,高速公路、高铁都没有开通,驾车前往昆明、昭通分别需要8个小时和4个小时。而开展各种司法工作,去昭通汇报、学习、培训、办手续等都是常有的事,每到此时,交通都会成为一大难题。同样,即使是在本县,要去各个乡镇普法、取证、扶贫,多数也要穿越险峻的盘山公路方能到达。

考虑到这些实际困难,为便于开展法援和扶贫工作,去年8月,李天湖做出了一个让周围人感到诧异的举动:一个人辗转1500公里,行经广东、广西、贵州、云南,从惠州开私家越野车到威信。“在威信,没车真的很不方便,遇到事情经常只能干着急,而司法局又缺车、缺司机。我是惠州越野e族的老队员,盘山驾驶技术娴熟,正好能在威信派上用场。”他告诉记者,到威信之后,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他就驾车走遍了威信的所有乡镇和近20%的农村。

对此,已在威信司法一线工作20多年的威信县司法局副局长张泳深有感慨地说:“这些年,威信陆陆续续来了不少志愿者,他们能来就已经令我们很感动了。可老李不同,他开车、带钱过来,每次有事情要下乡,他都主动当司机载人运物,到了贫困户家还经常慷慨解囊。据我所知,在将近一年时间里,老李从没主动提出要报销一分油钱,完全是作贡献。”

麟凤镇斑鸠村是威信县司法局的挂点扶贫村,村子位于大山深处,不仅经济落后,而且交通不便、通信闭塞。作为老党员,李天湖在来到威信县司法局的第一个月,就主动申请转移党员组织关系,并主动参与扶贫工作。他告诉记者,第一次到斑鸠村调研后就觉得触动很大,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愫油然而生:“这个村,从环境看,好像跟世外桃源差不多,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不过,村民的生活条件却异常艰苦,与‘桃源’‘天堂’相去甚远。”为此,李天湖经常抽出周末、节假日休息时间,驱车几十公里来到斑鸠村慰问,并很快与村民们打成一片。

就在慰问团跟随李天湖前往斑鸠村慰问的当天,李天湖专门来到晋齐孝、潘孝云两位老人家中道别,并送上慰问金。得知李天湖律师一个多月后即将结束服务期返回惠州,两位老人不由地流出泪水。晋齐孝老人说:“近一年来,李律师经常来家中看望慰问,每次都给钱给东西,还主动帮家里人提供法律咨询、找工作,我们都特别感激他。”

记者了解到,生活中的李天湖除了喜欢开车越野,还是一个摄影爱好者。每到一个地方,他总会带上他的相机,尝试用镜头去记录那里的人和事。他告诉记者,近一年来,他已在威信拍摄1000多张照片,其中在斑鸠村拍的就有数百张。

背后故事

克服“重重阻力”圆梦法援之旅

经多次做思想工作才顺利说服家人和律所合伙人,踏上了赴滇之路;威信的朋友、人民,还有威信的洋芋、包谷酒,都会成为牵挂和美好回忆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因为上班要打卡就没去。”这句由许巍的《曾经的你》改编而来的幽默歌词,真实地道出了许多人没能当成“大侠”的真正原因。李天湖告诉记者,他当法援律师也一样,这个情怀其实早在内心孕育多年,“我是教师出身,所以内心一直有个想去边疆教书的愿望。后来当了律师,又想去做公益法援律师。只是近年来因种种原因,这个援边愿望始终未能了却。”

李天湖说,直到去年,看着85岁高龄的老母亲身体状况稳定、律所稳定发展、外孙女健康成长,而自己又即将超龄,经多次做思想工作,李天湖才顺利说服家人和律所合伙人,踏上了赴滇之路。“在这其中,有些人还以为我是捞政治资本,实际上这是无稽之谈,我一个快60岁的人,要这些资本做什么!”

如今,李天湖为期一年的法援生活即将告一段落。他说,一日威信人,终身威信人,没体会过的,可能觉得这只是轻描淡写,但回首这交织着拼搏、幸福、孤独以及些许遗憾的300多个日夜,这句话就“力透纸背”。

李天湖至今还记得,去年12月初岳母过世,他匆匆赶回去处理后事,三天后就回到威信。因为他知道,那里还有两个重要案件等着他这个辩护律师开庭,在开庭排期已定,法院、检察院、看守所等单位工作人员均已敲定的情况下,开庭一旦延后调整,将会给法院工作和法援对象带来许多麻烦,这一刻也只能含泪选择“法大于情”。说起这件事,威信县司法局副局长张泳也不禁感动得潸然泪下。张泳表示,当时他也提议延迟,让李天湖安心处理后事,具体协调工作他会去做,但“老李坚持要回来,因为那些需要维权的群众还在等着他”,在那一刻他感到,李天湖是一个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威信人。

6月12日,记者主动给李天湖发信息,祝贺他的梦想即将圆满达成。他回信息说,“还有十来天,我会安心在威信站好最后一班岗。威信的朋友、人民,还有威信的洋芋、包谷酒,都会成为我的牵挂和美好回忆。”

人物名片

李天湖 男,生于1965年9月,湖南长沙人,199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赴云南任“1+1”法律援助律师。现为惠州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广东惠泰律师事务所主任。

 
来源:惠州日报

>关于我们

  • 会长信箱
  • 秘书长信箱
  • 手机官网
  • 协会电话:0752-2167023
  • 传真:0752-2160844
  • 协会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惠州大道5号佳兆业中心ICCT2栋14楼12,13室
loading
  • 扫一扫,关注协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