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为切实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惠州市教育、市司法局、市妇联等多部门联动律师事务所、青少年服务中心等机构,在全市中小学校集中开展预防学生欺凌、预防性侵系列主题活动,通过法治宣讲、专项行动、家校协同等多元举措,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起安全屏障。
130场学校“点单”普法宣讲
惠及师生超3.6万人次
9月以来,一场场干货满满的法治讲座在惠州各中小学陆续开展。市律师协会联合市司法局、市教育局启动秋季“开学法治第一课”公益普法活动,覆盖全市108所中小学校,其中“12355开学法治第一课”活动获学校“点单”超130场,已走进74所学校,惠及师生超3.6万人次,点单量与覆盖规模创六年新高。

模拟法庭课程成热门普法产品。
普法宣讲内容紧贴校园实际,针对性极强。广东科明律师事务所李佳聪律师、广东国晖(惠州)律师事务所谢渊律师等分别走进博罗县湖镇中学、惠东县飞鹅中学等校,解析学生欺凌的定义、表现及法律后果,传授“勇于发声求助”“远离网络暴力”等实用防护方法。针对未成年人性侵防范这一重点,广东国晖(惠州)律师事务所朱凡律师为大亚湾黄鱼涌小学女生带来《守护身体的秘密》专题讲座,详解隐私部位保护、性侵犯的多种形式,还特别聚焦“隔空猥亵”等隐蔽犯罪类型,通过互动问答和情境模拟,提升学生应急处理能力。
近期,市妇联、市教育局联合开展儿童保护教育专题宣讲系列活动,首站活动在大亚湾区开展。大亚湾区妇联、区教育文化卫生健康局协助推动三场儿童保护教育专题讲座在大亚湾区第三中学、大亚湾外语实验学校和大亚湾东方明珠实验学校开展,近220名班老师及家长参与。接下来,市妇联、市教育局将继续深入学校开展儿童保护教育专题宣讲,多方面提升未成年人安全保护水平。
此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反诈骗等内容也纳入普法范畴。广东南方福瑞德(惠州)律师事务所沈雪瑶律师解析不良行为向犯罪演变的轨迹,广东琴江律师事务所李耀文律师教学生识别常见诈骗手段,引导青少年远离违法犯罪。
在普法形式上,模拟法庭课程成热门普法产品,目前已举办4场,还有4所学校预约。活动中,学生化身审判长、公诉人等,演绎网络打赏纠纷、校园伤害事件等贴近生活的案例庭审。参与高中生称“握法槌时感受到法律庄严”,教师反馈该体验式教学比传统讲座效果好,推动学生主动查法条、研案例,实现法治教育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转变。
开展“十个一”专项行动
全面排查整治学生欺凌隐患
在广泛普法的同时,惠州市教育局于9月16日印发通知,启动2025年秋季预防学生欺凌专项行动,明确至11月30日,在全市中小学校集中开展“十个一”活动,全面排查整治学生欺凌隐患。

预防学生欺凌法制专题讲座。
专项行动中,各校要重点排查留守学生、流动学生、弱势学生及疑似欺凌行为实施者等群体,通过日常观察、谈心谈话、调查问卷、举报平台等多种方式摸清底数,对发现的线索严格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同时,各校要邀请法治副校长开展防欺凌法治宣传课,组织教师学习欺凌防治相关制度文件,通过线上平台提升依法治教能力;以班级为单位召开主题班会,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形式,教会学生应对欺凌的正确方法。
硬件保障也在同步升级,市教育局要求各校确保校门“一键报警”系统设备完善,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在楼道、厕所、宿舍楼等欺凌易发场所,安装具备语音识别、一键对讲功能的技防设备,实现与安保部门、班主任的实时联动。
心理防护也不可或缺,各校开展全体学生心理测评,为问题学生建立心理档案,通过团辅、个体辅导等方式疏导情绪,预防心理问题引发的欺凌事件。
多部门联动聚合力 共护成长新环境
校园安全防护离不开多部门协同发力。在系列活动中,市教育局、司法局、团市委、市妇联、市法学会等部门密切配合,整合律师事务所、青少年服务中心等专业资源,形成“订单式”普法服务模式,根据学校需求定制课程内容。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普法讲座。
各地各校也积极联动法院、检察、公安等部门及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健全部门联动机制,明确分工职责,完善防治办法。惠城区合生实验学校邀请检察院未检办检察官开展专题讲座,北京市盈科(惠州)律师事务所杨焜尧律师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条文,清晰阐释不同年龄段学生实施霸凌需承担的民事赔偿、行政训诫等责任,强化学生对法律边界的认知。
惠州市教育局要求,各地教育督导机构将学生欺凌防治工作纳入责任督学挂牌督导范围,作为秋季学期检查重要内容,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建立舆情监测应对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并定期报送专项行动进展,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将严肃问责。